随笔

4 min
为什么写随笔

有一些零碎的想法想要记录下来,但是单独写成一篇文章又不太合适,所以就统一到一个页面下面來写了。顺便,还能充当一部分日记周记。

2025-11-06

对于至少是国内的大学,现如今我对它们的厌恶已经大于了喜爱;更准确地,不如说我喜爱大学里的同学胜于大学本身。

一个本应该是教授先进知识的地方,如今却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就业蓄水池。教育的功能被淡化:大部分教授们只需要讲着二三十年前的 PPT 就可以混过一个又一个学期,大部分学生只祈求有个高分混个保研,却对其他可能的出路视若无睹。学生和教授之间就是在互相的演戏罢了(当然还是有少部分兢兢业业的教授值得教授的这个称号)。但这也不能全部怪教授们,毕竟他们是对科研对学校负责,而非学生——教好几个可能只会接触这一个学期的学生,哪里有抓紧水出论文评职称来的重要呢?学校也不对学生负责,它们只负责把学生招进来,用诸如绩点、学积分、素拓等虚无缥缈的指标來对所有学生进行量化,自然学生就有了去学那些二三十年前的老古董的动力。可以说学校制定了大学这一个小世界的规则,而作为学生,只有遵守的份,而没有质疑的份。等到出了这个“小世界”,那些所有“分数”,又有什么意义呢?

说来悲哀,在所谓大学,没有人会对学生负责,学生必须在一个既有框架下去学习,同时还做好对学校外社会的准备。

而学生呢?我更觉得悲哀。大部分学生只是一味满足学校的规则,而没有思考自己的未来。举个例子,在做大作业项目的时候,我有幸合作过的的一位“优等生”这样问我:什么是 git?为啥要用 git?我直接复制一个新的文件夹不就行了吗……他们连基本的 Git 没有用过,环境不会管理,代码靠 AI 写,作业靠 AI 糊弄……仿佛只需要按照学校的要求,美好的未来自然就会到来,却没有思考过学校和社会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地方。

未来应该掌管在自己的手中,而非像现在这样浑浑噩噩地等待命运的到来。